DAY 1 维港一带
第一天落地到酒店入住就花了半天时间,下飞机坐A11bus去酒店,坐巴士时发现沿途港口景色很不错,后悔没坐第二层了,这个时候天蓝蓝的风光正好,但没想到这就是我这次来港澳为数不多的天好时刻了。
酒店定在湾仔,去中环和尖沙咀都只要地铁一两站路,附近还有很多超市便利店饭店,省去很多走路的麻烦!酒店唯一的缺点就是封窗了不能通风,香港给我的初印象是车水马龙的喧嚣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城市面貌和内地截然不同,很多地方很新很干净,吃饭感觉同样的价格量比上海实惠多了,落地两小时很快就感到那种无处不在的逼仄感和比上海还快的节奏了!
星光大道-维多利亚港
简单解决了下晚饭就去附近的维港走走,K11完全提不起逛的兴致。一路走到星光大道看到各种电影工作者的手印了,据说这里是仿效美国的好莱坞大道建造的,游客很多,不过这里不挤,附近有很多供人休息的椅子。天色渐沉,腥咸的海风扑面,看对岸的山和灯光依次亮起时,感觉很惬意。
普普通通拍糊的一张游客照👆
香港电影金像奖铜像和不知为何是可口可乐的雕塑,跟风拍一张打卡哈哈。
沿着星光大道一路走,看见了据说是一百年前建的尖沙咀钟楼,红砖外墙颇有复古风,钟楼下也很多位子可供歇脚,但是没特意去等抱时声……
最后在天星码头搭乘天星小轮到对岸湾仔去,船票5港币/人(支持Alipay和Wechat),有种小时候从黄浦江坐轮渡看夜景的既视感,但是人很少,就这样看着越来越近的建筑慢慢靠岸了。
继续散步,湾仔码头下船公园有好多供人夜晚跑步锻炼的跑道,但是金紫荆广场完全没必要去,老远看过去周围都是游客大巴,就一个很土的符合老中审美的雕塑!
DAY 2 中环一带
尤德观鸟园
第二天早上吃了顿越南河粉然后搭小巴来到了香港公园,不得不说香港的城巴速度好快,而且站头也好复杂一开始没找着……
观鸟园在香港公园里面,位于太平山北面的斜坡上,园内设置了不同高度的走道,有小山有河床,上空被不锈钢的拱形网笼罩住了一定的飞翔范围,园内种了大量树木,看介绍大多都是来自雨林的无花果类、木棉、瓜哇木棉、石栗树,但这些树在香港无法长至成龄状态,于是园内又设置了以假乱真的仿制品。一进去就看见小鸟在枝叶间穿梭来穿梭去,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打扫和添加饲料,外国游客很多。不知这样是否对小鸟真的好,城里连我都觉得吵和疲惫,直观感觉这些小鸟要是飞出去生存率或许更低,但把鸟像这样圈养在特定范围内是否也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呢?那些落到城市公园里的鸟儿又有多少是可以自由迁徙、自由翱翔于这个被人类过度占据和支配的的世界呢?突然就心情复杂了,我不了解的事物还真是很多很多……
👇👇👇一大波鸟图来袭👇👇👇
蓝纹吸蜜鹦鹉 Eos reticulata
黑顶吸蜜鹦鹉 Lorius lory
长冠八哥 Leucopsar rothschildi,据说是一种极度濒危的稀有雀鸟。
长冠八哥 Leucopsar rothschildi
红鹦鹉 Eos bornea
不怕人的长冠八哥
斑皇鸠 Ducula bicolor
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
绿翅金鸠 Chalcophaps indica
冠鸠 Ocyphaps lophotes
黑冠黄鹎 Rubigula flaviventris
最好看的一张长冠八哥!
绿皇鸠 Ducula aenea
爪哇禾雀 Lonchura oryzivora
看到了小松鼠!
圣约翰座堂
看完小鸟从香港公园一路往中环走,路过教堂。
圣约翰座堂于1849年首次开放,据说也是香港现存的维多利亚时期哥特式建筑物之一。虽说没有冷气供应但教堂内很凉快,整个人在那种肃穆的氛围下透心凉的感觉。座位间都放着绿皮原版圣经,还有乐谱呢!让我这个不信教者也感觉好高端……
进去不巧赶上修缮,但是里面的花窗依然很瞩目,看宣传小册得知这些彩绘窗是上海圣三一堂的教友于1949年赠送的。
中环街市
继续往中环走,到了上上下下坡的阶段,人好多好热闹,再度感受繁华的线下实体经济,好多店都买的日本药妆。
来香港最直观的感受竟然是吵,马路上特别吵,汽车声好大,戴着人工耳蜗走到哪都感觉声音嘈杂一片含混难分,走到这里已经很累了。
大馆
爬坡去看了附近的大馆,大馆的前身是香港监狱,现在改造成美术馆了,去的时候遇上一波本地学生来参观,震惊!怎么香港学生还要组织看这个我不理解!我还以为只有像我这样纯闲得无聊的游客才会来这地方走马观花一下!
见识下英式监狱,和美剧里拍的好像(?)到处都是学生所以就努力避免拍到人了,这个楼梯一下子想到好多剧……
监狱操场上颇有后现代艺术风格的石头摆设……
兰桂坊
吃饭前来的路上就有很多万圣节氛围的小摊和店铺了,这边的路真的好窄好难走。
本来想留下来感受万圣夜氛围的,但是!人太多了越来越难忍受声音感觉不妙就决定撤了,遂匆匆留下路牌合影一张😂。我承认我的体力实在不足,和城市相性也不是很好捏……
本来还要接着写澳门但图太多了还是放到下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