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短短半年人已经从熬夜看小说进化成了熬夜写论文读文献,怎会如此!!!😥今年简直是我的人生滑铁卢。
拍了红枫网骗照
裁图比拼大赛参赛选手之一申请出战👇:
相比2023年我做了……
1.学了一门新的外语。
终于有点能力检索正版韩漫和韩推甚至规划韩国攻略帖了!蹦蹦跳跳打开新世界.jpg 其实在21世纪,掌握基本的打字规则结合翻译器已经能做很多事了,刷韩推也能看到很多让人感动的东西。
과연 과거가 현재를 도울 수 있는가?과연 죽은 자가 산자를 구할 수 있는가?
—— 그렇다.
过去能拯救现在吗?
死者能拯救生者吗?
——是的。
2.独自去了一个国家旅游。
好怀念在日本漫步的时刻,横跨东西的旅行像一场梦一样,醒来我还在泥淖中。但自己规划全程和独立执行的感觉太爽了,一个人漫步在陌生的地方静静感受它的白昼和夜晚、热闹和寂静,对空间的体会又随之变化,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加深。
今年冬天在网上看了好多红叶图,以后想在11月底到12月初红叶季再去一趟日本!
3.学会保持思考输出的习惯。
这里指我在有意识地拒绝重复别人相似的观点。即使我自己的想法稚嫩也要努力保持,去试着让它成形。无法言说的阻碍和词难达意的痛苦是一种常态,重要的是怎么慢慢修改自己的表述方式,它可以平实、朴素,但要有不可替代性。
4.逐渐掌握做饭的火候
学会了用高压锅和蒸锅做菜,学会了尝试很多新的菜,也掌握了些简单的调味诀窍!有很多外面看起来很好吃的菜本以为自己做起来会很难,但只要实际动手了才会意识到,做出相似的味道真的很简单!而且只有自己动手做时,才会意识到外面的餐馆和外卖好多溢价,自己处理着食材并感受它们的贮存期、肌理、水分和易熟程度也是理解生活的重要一环,且做出来的成品比外面的餐饮馆健康得多,口味也丰富。
5.补了很多文学相关的知识
主要是诗歌、戏剧、翻译、文论方面,总体来说还是很快乐的。本来不是科班出身,但觉得国内的文理歧视链和文理分家思维简直莫名其妙,国内的垃圾教育学哪套出来真的会有很大的区别吗?但是走进校园时会发现,人们真的很爱给自己分类和上套,且无意识成分居多,也有些人看上去是入戏太深,哈哈……
6.共写了13篇同人(约6w3k字)。
不敢相信今年在这种一波三折的生活里我还见缝插针地码了这么多字……虽然是去年前年的一半左右,多数都是聊以自慰的娱乐。但是还是好庆幸有用心写!今年也开始了尝试书写自己的原创和生活,虽然写某些片段还是有很强烈的应激反应喘不上气突然发疯但是真的比以前好很多了!我相信写作将促进更深的思考,继而带来更为深刻的平静,它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疗愈,而是会让人抵达更为广阔的精神领域。
7.拍了很多胶卷。
开始探索静物摄影。其实我心底应该一直有这种想法,以前看过一个摄影展,印象深刻的是有一面墙上展示着拍了几百张花开花落瞬间的照片,还有就是荒木经惟颇有特色的花卉摄影。有了可以微距拍摄的胶片机,自然想要探索自己眼中的植物的世界。
8.写了很多明信片,也收到很多有意思的海外片!
请看此帖👉玩明信片交换网站一年后,我收到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片
我认为这些生活中偶尔带来的随机小确幸也会成为支撑我的一部分。让我不定时受到多样性的事物刺激,从最小的明信片直观感受这个流动的世界,人可以向素昧谋面的远方的陌生人分享诚挚的事物,重要的是先迈出第一步的交流。
9.不再纠结去隐瞒自己的听力问题
其实走到这一步已经花了人生里快十八年,算是无法在隐瞒听力障碍混迹于健听人的生活破罐破摔了,正在慢慢祛除不必要的耻感,对社会上的种种,心态从以往的抵触、回避变成了蔑视、拒绝迎合。
市川沙央有篇访谈里提到“実存としての多様性”(作为存在的多样性),是我今年时常思考的一点。我决定去思考更多关于残障和身体政治、社会文化相关的事。
另外,能在24h耳鸣状态里度过下半年顺利完成结课论文学习进度没落下还没精神崩溃(应该也算一种成就了!
10.搭建了个人静态博客并坚持写了一年博客!
虽然每个月产出的帖子也不多但有在坚持做小结!
以近期读到的一句拉丁谚语自我勉励:“Verba volant, scripta manent.”(言语飞逝,书写留存。)太喜欢这句话了所以博客页脚换之!
坦白说,今年是经历更为丰富的一年,去年我基本上是在纯粹的精神屠场里沉浮,今年身体则始终在与外界不断磨合、多样感知,我走了更多的地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身体的极限和弹性,开始逐步理解这一点:最基础的自由是人能掌控自己的身体,其次才是不合作不顺应的微小抵抗和意义创造。不过,无论是健康还是患病、独立还是有所依附、社会化还是宅家、忙碌还是空闲,现代人的身体从本质上不属于ta自身。自由,好像成为与大脑对立的反义词,当人长久地被困在大脑的神经性耳鸣里,甚至五官、四肢、语言、思考都受到干扰时,尤为清晰地意识到肉体是最初也是最终极的樊笼。
对文字的感觉已经随着我的年龄、身体和视域逐渐变化。我开始回味柏格森的时间哲学,留意阅读和生活里细枝末节的碎片,再次思索人的历史和记忆是什么,而在记忆和言语基础上的种种构建是通往自由的一种努力还是无知无觉的作茧自缚,我不得而知。
有时,我觉得一直待在象牙塔里的人有种可爱的天真,我见证了原来有如此之多的人蝇营狗苟地曲意逢迎、追名逐利,活在某个小圈子里互相吹捧消化,承袭某些传统和规则并以此为乐,到头来我总觉得和这样的人相处总有隔膜。转念一想,或许这就是"人各有各的活法"。大千世界,人的信仰是如此多样,且不需要论证对错,一切归根结底只是人脑的游戏。
之前去旁听预答辩,有人做了医学和文学作品这方面的联系,得到老师们的高度认可和鼓励,说什么能给予社会现实人文关怀云云,我听了只觉得那个仿佛聚集了人性最美好的祝愿、对未来最诚挚的期望、似真似演的明亮场面过于荒谬。
不是的,文学无法成为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的推进器——我依然如此肯定。文学承担不起那样的重负,也无法成为评价或传道的素材,期待文学能解决现实里的种种苦难与困境,我认为这种钝感力是过于一帆风顺而造就的盲视与傲慢,也有可能是心知肚明的平庸和媚俗。更多时候,书写的作者们只是先一步悟出自己的作茧自缚,遂将众生抛在脑后,自渡自救,留下浩繁卷帙任君解读。而无论是自主阐释还是逐层剖析,都只是诸多想法的瞬息投射。我们在这投射的诸多象征的纷纭之影中迷离,以此或揽镜自照、或苟延残喘罢了。
书影邂逅
这个月净在挑灯夜战论文了。看的全是文献和专著,就不放上来了。我想想放点啥好呢……就放点我玩复古打字机的记录吧……
一些初尝试

然后是一些和文献专著无关的下饭娱乐:

扎小辫于夜色里拉弓的泷川雅贵是一款极好品的美人!不懂的人可惜了!我真的很喜欢里面对弓道的细致讲解,以及人物对弓道的理解。弓道存在着与世无争、专注个人修行的境界。
人际关系刻画得非常细腻,让我时常觉得这些男高一股手拉手上厕所的女同学既视感且比女生相处还暧昧。Cp乱得无从下手,缺点是后半段剧情有点拖沓和人物转变得太顺,没什么挫折就这样夺冠了……此外,我看上的又是冷CP!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欸???为什么?真的要这样对我吗???

对日本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故而啃之。有些提到的寺庙我还去过,但当时没有详细了解过,回头看来,才反应过来原来是鉴真待过的地方,很难想象很久以前有人会为了纯粹的信仰去以身犯险一次又一次渡海,也很唏嘘那些在烧了毁、毁了建中无限循环的建筑,人们究竟是凭借什么样的意志和心理去重建和修缮佛寺呢?产生了下次去日本寺庙细逛的念头……

神作!刀子一大把,分镜流畅得宛如看动画电影,宗教讽刺、racism和恐同题材表现得太好,虽是韩漫但毫无障碍地展现美国风情,上次看这种诛心的美国背景BL作还是香蕉鱼(……与香蕉鱼不同的是这作品有个开挂和助攻的弟弟,至少保证爽点!
印象最深是在混乱之中恋人间的那格拥抱镜头,走到这一步真的跨越层层险阻,卢浮宫名画!

不知为啥后半段嗅出诡异的朝韩男同味。可能因为这本身就是含男量99%的政斗片电影,总感觉那种宿敌相杀加上微妙的惺惺相惜就是很男同。反转我甚至都没有多惊讶,刺杀的枪战戏份给得很足……唯一在想的就是里面的女性角色好惨……

艺术风格浓厚的佛教片,印象更深的是利休大师的茶禅之道和静室白梅,用意很好。但最后用花道感化丰臣秀吉这一段我觉得非常不现实,总有种打着抵抗之意实则对权势者轻轻放下的妥协,即使生命皆在瞬刹之间,我也觉得面对逝者不能用这种态度。看历史上种种统治者杀伐过后又皈依宗教,总有以宗教免罪之嫌,有些人理解为宗教赐予了人行恶的权利,一切又变成一场人脑的自圆其说。而实际的恶又极难以非暴力的方式抑制。
我的年度最爱作品有……
这里罗列的应该算是影响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一些可以象征我的2024年的图……

摄于天文博物馆的矿物内部构造

摄于天文博物馆的活动艺术装置《朔弦晦望》

摄于自然博物馆的化石一角

摄于自然博物馆的贝壳与散珠

吃光的药片铝包装

在花火大会上拍摄失败的烟花(1)

在花火大会上拍摄失败的烟花(2)

在花火大会上拍摄失败的烟花(3)

在花火大会上拍摄失败的烟花(4)

视频截图的一束烟花
对下一年的心愿……
-
在不再吃药也不做任何治疗的日子里养身体。
-
去更熟练地使用各种风格的文字。
-
情绪稳定地搞学习任务,在学校和自己的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
有余力的话写原创短篇。或者尝试下戏剧体裁的同人写作。要快乐地去写!
-
尝试下做喜欢的同人授翻。
-
打新的游戏长见识!
-
多读外语材料,提高打字机利用率。
-
可能去尝试下钢笔画或pixel art?也许要找到一种随时从论文文献转移的长期解压方式。
-
继续胶卷拍摄,以便未来能排版一本属于自己的静物摄影集。
-
做一些未来的旅游攻略表好给自己烂掉的人生一点盼头🚬。
-
精神稳定地活着!
期待我的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