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小结
这两个月心情特别低迷,没什么动力做事。不过还是进行了这个博客的装修和搬运,自己原有一个专放同人的blog,然后决定再搞个私人的生活blog,学了一下怎么弄图床,把自己以前的照片整理了一下放到这个blog上,不过静态博客更适合纯文字内容,图一多加载就很慢。
毋庸置疑,我是一个对自己的生活以照片形式记录更多的人。然而摄影本身就是加工的过程,照片会在某种程度上背叛我,扭曲我的记忆。旅游时会做攻略,事后却没有写游记的精力,很多感受只是留在捕捉那个瞬间的镜头里,过了那个瞬间继续往前,那个瞬间的所有触动、细节便会被抛之脑后,恍若夜色沉降中渐隐棱角的建筑。再度回想时,大多是模糊不全的印象,再具体的细节在定格的照片里也会变得陌生。照片的存在就好像一个提醒你的工程图纸,逼迫你重新在空空如也的大脑里筑起似曾相识的外墙面貌,感觉却大不相同。这不是梦境,而是我的肉体曾穿梭却又真实地走过的地方,却比梦境更像梦境,预示着我们自以为所掌握的一切具体体验注定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模糊的感觉,和微小不断的撼动。
平时写在手账本上的私人记录,更多是混沌的、没有规律和逻辑混乱的不定时呓语,我总是过度追求某种过度包装的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清晰、准确描述现实的说话方式。然而语言是轻易欺骗自我的工具,生活最微小的细节需要更多的平铺直叙。
2024年,我需要尝试下用写图文结合的博客方式替代传统的纸笔记录。其实不管写什么、需要写多久都挺好,写本来就应该无所顾忌,而不是一个任务,手感来了就写得顺畅,缘分尽了就不必纠结质量,如若能顺带训练一下思考输出和自我表达便是锦上添花。
一些尝试/改变
解锁了新菜,学会了使用蒸锅和高压锅。做饭迷思:用高压锅做菜真的还算懒人做饭吗?
寄和收了些明信片,把自己的profile更新了,加上了自己的兴趣和喜欢的东西,期待着下个月收到的片子会有什么有趣的内容。
外出体验
抢到了上海天文馆的票,这里很想吐槽:
票要在公众号提前3天预约,价格40元,每次都要抢。展馆人满为患,到处都是带娃的,很惊叹会有这么多家长愿意大老远带娃来这地方(然后在展馆的商店里、餐厅里进行名不副实的消费……)此外,临港这地方,16号线永远都是车厢比其他少一半,而且远到每个站停靠的时间间隔都很久很久,只停靠大站的班车又只有几个固定的点,通常4:30之后就没有只停大站的班次了,就这区别于市区的破地铁设施和少得可怜的公交车站,也就拿来建大学城把大学生关起来、拿自贸新片区和落户政策骗外省韭菜这点发挥重大作用(并且还是每年7-9月台风暴雨过境第一线和转移居民第一线),在临港吹吹海风倒是很舒服,住就算了吧。😳听说已经不少烂尾房……
重新说回天文馆,馆内的球幕影院电影真的没有必要看,就是很基础的20-30min的科普片。当时我躺在座位上,看得昏昏欲睡,突然想起上次在敦煌看球幕影院播放莫高窟壁画,佛教故事结合飞天壁画旋转的效果还蛮瑰丽的,只可惜此后没再看到那样令我眼前一亮的展示效果,而且也少有电影以球幕形式播放。
收获就是买到了上海天文馆的明信片(虽然图案和现实比有欺诈嫌疑,但确实好看),买到当天就抽了两位外国网友寄出去了。
书影邂逅
书
安妮·埃尔诺是事无巨细的记录者,同意她的看法,她所写的已经无法单纯为小说这一形式所框定,作品的标签自有其时代的烙印,但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本身则在不断自我突破标准界限,她说她写作唯一的挑战就在于“找到确切的字句,做到历历在目,抛开修辞,只呈现能感受到的真实的书写”。为此我认为她的小说要如何把过往的经历重现纸面,必有重要的艰巨工程,即是唤醒那份“感受”。而想象与实际跃上纸面的差别总是悬殊的、微妙的,为了让自己的创造物能够真正鲜活,作者就不得不先对其进行取舍。“希望每一句句子都承载着真实”对创作者来说是可怕的诅咒,创作者总是在不断地尝试调整叙述的方式来寻求一个适当的呈现效果,甚至会有永远地悬置某个时刻、吞噬自我的危险。当下在书写时已是过去,是解离的不再轻盈的残影,在叙述的技巧里,创作者是否召唤的永远只是似曾相识的回环复沓?
因此,便更为她这句“当文学成为持续探索的工具与知识的载体时,要能成为解放者。”所打动。自省和回忆的旅程已足够沉重与痛苦,但深陷其中、视之为走下去的使命,那是悲悯且自由的探寻者的姿态。
在看韩江的《永不告别》,讲的是济州岛大屠杀事件,需要缓缓!
书里印象深刻的点:
在海滩边执行枪决是为了方便让退潮的浪冲走,最快抹消痕迹,可以干净得连血迹都不留。
双手发抖是拷问的后遗症。
共产党杀掉几个警察和其家人逃到山里完事,但村里剩下的两三百村民却要被军警报复而陪葬。
警察会专门埋伏在山里逮捕偷偷去埋葬尸体的平民,拷问方式是日治时代留下的遗产。
要医治断指,就必须让缝合部位不能结痂,持续出血。
我在韩国电影里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幕:被迫害而死的大学生的父亲在冰冻的江边哭泣着散骨灰,肃杀的冬天之下,只有广袤到令人茫然的惨白,什么痕迹没有留下。这种冰冷和苍白无力好像在阅读《永不告别》时,像那些无声无息淹没骨骸的海水一样蔓延。作者在那里介入、倾听、寻找。我好像看见那些寥寥无几的后来者,在追寻那些历史时,也像他们的前人那样在试图背着尸体,努力地从涨潮没至膝盖的海水中抽身,不能相信任何人,拼命地往所谓“海水也无法冲走的坟墓”爬坡。
手指头被切掉都如此痛苦,何况人被杀死呢?但是人的死法好像无穷无尽,加害者们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扬起杀戮的旗帜,仿佛就能消减作恶的罪孽。 作者说,“人們經常形容說像雪一樣輕,但是雪也有重量,像這滴水一樣。也有人說像鳥一樣輕,但是牠們也有重量。” 我非常喜欢作者关于人和鸟的比喻,这句更好:“鳥類不是雙眼視覺,所以總是移動臉孔看整體的形象。到底想看什麼呢?只留下了影子,也有什麼想看的嗎?” 人也总是处于单向巡视的一方,企图在被重叠、覆盖、遗忘的历史里辨认某种存在过的形体,这是多么悲哀,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本应该多关注小的事物胜过抽象的大概念,因为每个小写的人里,都曾承载着历历在目、无可替代的历史记忆。
影
闲下来时一口气看了很多电影,真的是这个月最密集的活动方式了,记录几个印象深刻的:
叙述太流畅了,影片最开始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给我浪漫的一击,是夜晚埋藏地雷、风吹不止的芦苇丛(后面芦苇丛果然烧了,中途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殴打间被军靴碾碎的小人慢镜头,是战争和政治之下人的命运最形象的隐喻。看完后也确实深感这个故事是不可能的想象,它美化和寄予了太多东西,而我真心怀疑,人性是否真的能战胜每个时代意识形态的捆绑。也许导演安排女主角在警戒线两边来回徘徊踱步,那个徘徊着、迷茫于无法破局的姿态才是这个被撕裂的半岛民族的缩影。
很珍贵的记录视角,感受到悬置于黑暗跋涉中的恐惧、生死攸关的挣扎,和令人震撼的勇气。同时羞愧于自己此前对北韩的一无所知,在脱北者以及朝鲜半岛的历史问题上,中国及所有和朝鲜合作遣返脱北者的共产主义国家就是在这个半岛民族的苦难之上毋庸置疑的帮凶。
看韩国作品我一般不看豆瓣评论,一触及朝鲜人权题材就有大把简中纳粹/极权奴才/苏俄爱好者的攻击焦点是脱北者抹黑中国/共产主义/伟大领袖/抗美援朝,以拥护抽象制度合理化对活生生的人的漠视,我无话可说,也许从未肯定人之价值意识的环境就是这样,无法同频道对话,无法看到拯救和治愈的可能性。我感觉这些人和片子里刚离开的脱北者无异,触及领袖话题仍会条件反射抗拒祛魅。我想起《美丽新世界》里的稚童实验,被通电装置和睡眠学习法层层规训,成为安身立命于庞大机制的一员,无需思考和质疑。但前提是那是慎密设计好的、没有自由意志萌生的高度机械化的环境,而现实里,在相对于科幻作品不那么极端的、仍有无穷可能性的世界里,人也是那样容易被改造、被言语思想支配的轻贱生物,在血肉横飞着向各自的生活局限屈服,地球似乎已用无数似曾相识的案例重演这一点。健忘或许是种动物性,可能只有真正想清“人何以为人”的命题,才会有觉悟地运用所掌握的工具来对抗瘟疫性的健忘,我本不应抱有太多期待。
以卵击石、反抗军事独裁的韩国人在这部片里再度完成历史的交汇,如果说光州片里是黑暗中沉默的消隐,那么此片里则体现了非暴力抗争的力量,你感受到的是掷地有声、不再销声匿迹的愤怒,是震颤人心的那种小小的连结。凭此一点,非暴力抗争者远比这些在历史舞台上滥用权力和暴力的小丑们强大,这种涵盖了最小的人的勇气和抗议,将会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
女性类
是一部早该看掉的片子,色彩和运镜真的好!打动我的是沃丽丝一次又一次美丽又令人心惊的出逃勇气。不论是为了逃婚赤脚攀爬嶙峋崎岖的山路、横跨曝晒皲裂的大地,还是凭着一本护照毅然留在异国他乡挣扎求生、走进医院与自己被阉割的人生做个了结、为模特事业的自我牺牲和转变、在成名后只身一人与陈规陋俗抗争.......她足够幸运,这一路遇到能支持她、帮助她走下去的人,勇敢地抓住了每个改变命运的机遇,但最重要的是一旦她下定决心,便永不回头。
“新闻业是民主的基石。”这句话分量真的很重。讽刺的是这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审这句话重新确立民主常识的时代。
达利特女性的行动真的让我流泪。我以前看过阿米尔·汗的《真相访谈》节目,记忆最深的是有个达利特女学者,在大学读书时她住的地方门板会被不欢迎她的人扔粪便,因为这一种姓普遍被视为承担粪便清理的劳动者(以至于印度很多地区都没有完善的下水道设施),在农村甚至没有公厕的进入权只能去树林野外解决。我不止一次会想,这样的国家、社会究竟有什么值得她们去投入心血参与?但她们却真的在倾注改变,她们是真正的蚍蜉撼树者,让世上绝大多数精致出镜、玩弄字眼的媚权者自惭形秽。
后来我想,也许有的女性生来做逃离者,有的女性却要做坚守者。不管哪一种都是孤注一掷、与生命里整个世界对抗的姿态。
两部画面都美到极致的女同片😥,剧情的缺点我可以忽略不计。
感觉《浪潮》那部电影里发传单的女孩就是在致敬历史上的白玫瑰。
有意思的是纳粹处决人用的是断头台。之前看到一个科普说断头台直到1977年才被废除,我以为是很早的时候了,时空的错觉会让我觉得更添一层魔幻。
日本视角的反战片,怎么用最克制的方式拍极权的残忍,是穿插摇晃无声的默片,把拔掉的指甲一片片放进熟人的手心里,还是模拟监视视角的移动镜头。
不知为何觉得最后那部分女主像个唯一的清醒人,走在燃烧的战火里的背影镜头很美。最后在海边哭泣的部分反而有点烂尾……我是指,我很不喜欢这种形象,在民族家国的叙事里,女人总是被牺牲掉的砝码,惨的戏份总是留给女人。但她为何就不能与这一切断得义无反顾点呢?#可能还是因为是男人拍的
拍得好激进啊! 也是在述说逃离者的悲剧宿命,但是血腥得多,感觉传达的是绝望的主题。开启我想看更多越南电影的兴趣。
想看越南电影就自然不能错过这一部,荡气回肠的祛魅作,很多镜头都很好,通过女性的视角来看不同阵营的世界的差别,结果对于我来说是没有太大差别……战争年代的女性往往是所有阵营、所有男人的牺牲品、战利品或交易品(所以我理解不了女人不反战),以父权民族国家的道德和意识形态要求女性是奇怪的,我很庆幸黎里是从这一叙事中逃离的个体,因她不在这一道德框架里,这部影片反而拍出了跨越各阵营、跨越时空的恢弘感,但斯通搞错了一点,对生命那深沉博大、寂静而又坚定的慈悲感不是佛陀赐予的,而是始终承担着苦难的女性共有的。
我真的很难看内地任何歌声明媚、大好河山的片子,大多数涉及乡土题材的作品只会反复提醒我女人在儒教父权的土地里漫长的为奴史。 曾经看到小红书有人分享山地的图片,有很多评论说看了就有阴影,深刻理解为什么被拐的女人很难逃出来,崇山峻岭就是横隔于前的无尽绝望。当男人背包客闯荡世界,做着天地为衾枕的梦时,女性却要为一边驻足欣赏自然风光,一边为这永远悬置于心头的被拐卖、被强奸、被杀害的恐惧买单。仅是因这一点,我相信女性经历她的存在主义危机是永远比男性早的。
中国女人被卖和稀泥式结尾,韩国女人被卖结尾杀杀杀,爽但又没有爽到。导演留了好多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对人性之恶刻画得非常现实……与福南大开杀戒式的控诉不同,片尾海媛躺下的身体淡淡转场为山的形状,仿佛是对这世界一种沉默的控诉,一座女人哺育而出又被吃尽的坟场,而她的余生将注定背负着这罪孽,或许隐忍,或许步入清醒的疯癫。
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录方式是如此强烈地吸引着我。片子把胶卷成像和数码成像的艺术形式结合到完美,这种表现手法也隐喻着过去与现代的强烈交汇。 一名女性的抗争故事拍出了上世纪美国被放逐于主流之外的边缘众生。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认为与她如此融入式的社会记录方式相比,新浪潮电影的那种表达手法是有阶级性的。确实如此。去看南·戈尔丁的《性依赖的叙事曲》,看到的会是写实的、杂糅一切的、充满差异的生活姿态。南·戈尔丁用她的镜头还被摄者自身的价值,重新定义了艺术。真的很喜欢。
其他
如果在正午时分去长江入海口的大坝尽头,你会看到两边的水交织波荡,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有时候也会有鱼被冲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