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流水账 | 2024 7-9月

小结

这三个月大部分时间全耗在医院,见缝插针读了几本书。模糊地感觉,时间已经不属于我,而属于一种缘分。

住院时经常躺在床上看着吊瓶的滴液,感觉我的时间和呼吸在一滴滴垂落的液体中具象化,只是不断地重复,重复到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很无聊。

Alt Text

出院后返回现实生活也经常累得不想动,精力条很快就用光。写小结已经变成三个月的小结了……

(一)心理咨询的二三事

住院第二周最终还是在医生的安排下去看了心理科,做了量表。量表包括90项症状清单(sc1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结果显示是躯体化症状较重,开了舍曲林药物。受到不小的打击,我觉得好笑,在我的现实生活里比我有病的人多了去了,在突聋后这段时间里,我有时觉得我的家人有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但是最后结果是我吃药。🙃另外,我感觉医院的心理治疗都自有一套应对咨询者的模板和话术,咨询者和心理医师建立在一种虚假的、有所保留且时间有限的人际关系上,这些心理评估和疏导流程的科学性值得质疑。

记录下我的心理咨询疗程期间都做了些什么:

思维转换训练

罗列一个“想法如何引起情绪”的表格,用文字梳理自己日常生活里困扰的情绪,进行分析:

想法:我认为…… 情绪:因此我感到…… Change
培养和坚持一个长期的习惯很难。 厌倦 拆解成短期的小目标,将它当成随缘的游戏,而不是执着于长期的任务打卡。
人生所做的多数事是无意义的消磨时间。 疲惫,无聊 拒绝他人来代替自我下定义,理直气壮地去消磨无意义的时光,寻找真正感兴趣的事物
我受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支配,过得并不自由。 恐惧 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悖论,不存在绝对自由的人。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桎梏里尽可能地与限制自由的事物对抗,对抗和改变已经让我小幅度地远离不自由。

认知的中介是个体的自我信念/观念

要点:“想法”和“情绪“是不同的事请。多数时候我们不针对情绪进行辩论,因为它是“想法”的反应 → 我们只是挑战引起那些情绪的想法并进行辩论。


调节精神层面和身体层面的关系

多数情况下感到疲惫是因为肉体是有负荷上限的,而我们头脑里的“想法”超出太多,在实现“想法”、目标的过程中,肉体在不断地透支自己来追上想法,从而造成肉体的过度损耗,触发情绪的不适,进一步对肉体造成躯体化症状。所以平时要多寻找放松的机会,让肉体得到适度的休息和调整。


➤呼吸放松法

尽量站直/坐直,使思维脱离周围紧张的情况或活动;

从1数到3,做一下缓慢的吸气;

轻轻屏住呼吸,从1数到3;

缓慢呼气,从1数到3;

暂停,从1数到3;

重复3次以上呼吸法;

回到正常的活动中。


➤自我催眠法

用一个舒适的姿势半躺在椅子上或者躺在床上,深呼吸,排空大脑杂念,自我催眠放松紧绷的身体部位,以此从上而下放松大脑、胸部、双手、腹部、双腿、双脚。


➤其他放松指南参考

看到象友推荐的一本书,我觉得很有用《压力之下,择要事为之》


负面想法评估

罗列一个负面想法的评估表,注意里面可能存在的绝对化的措辞:

情绪(我感到……) 可能的负性想法(我认为……) 相信程度(0%-100%)
抵触、抗拒 练习和坚持很枯燥。 40%
厌恶 通过行动影响别人很困难和徒劳,因为多数人本性难移,带着其原生家庭和其社会文化的思想烙印。 80%
恶心 生活中存在无处不在的微妙恶意,友善反而是人们需要恒久学习的课题。 60%

要点:多进行负面想法里的相信程度进行讨论,从中发现非理性观念对情绪的影响。

什么是非理性想法?

人的非理性观念主要包括三个特征:

➤绝对化

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此类想法通常以I must……/I should……,“只有……”等必然口吻表述。

客观事物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一旦发生与绝对化的观念相悖的时刻,就会感觉难以接受,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过分概括化

完美主义的反面就是极度的自我攻击。

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

片面的自我否定会导致自卑自责的心理🠖引发焦虑、抑郁、疲惫。

将这种评价转向他人🠖引发责备、抵触。

要点: 去评价一个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而不是评价一个人。避免对一个人下绝对化的定论。


➤糟糕至极

对事物的可能后果的可怕设想、灾难性预期。

当人遇到糟糕的事情,很容易陷入极度不良的负性情绪体验中,要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改变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态;不能改变时🠖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继续生活、适应。


➥从孤独走向建立关系(自恋维度向关系维度递进)

自恋(自卑)状态下,人会过度追求完美,从而无意识攻击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等等),进而打垮自己。

心理防御往往是自我思维在防御体验,而关系其实是一种救赎的力量。如果能建立深入的关系,就有深度进行爱、表达自己的体验的机会,在现实中进行各种真实的实践。


调整认知概念模型

想要改变认知,要点在于:

修改/推翻个人的主要假设;

用另一种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改变自主思维,人际行为和基本假设;

提升自我效能。(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即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 )


(二)皮肤科医院看诊

不知道是之前的激素还是自身抵抗力变差,毛囊炎和痤疮大面积发作,一开始我还不知道背上的疙瘩是什么,还以为是玫瑰糠疹,涂了药不见好,去看皮肤科医院才知道是毛囊炎。

先做真菌镜检+真菌荧光染色鉴定,然后十五分钟后出报告开药。

➤毛囊炎擦身体/头皮

开了磺胺醋酰钠溶液、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先涂水再涂软膏。

➤痤疮擦脸

前期在另一家医院开的是甘草锌颗粒(口服)、维生素b6、班赛过氧苯甲酰凝胶;

后期开的是大黄䗪虫胶囊(口服中成药)、磺胺醋酰钠溶液、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先涂水再涂软膏。

➤痤疮饮食注意

活了二十多年才发现自己喝牛奶容易爆痘……起因是晚上往面包机丟材料,剩了半杯牛奶自己喝了,第二天醒来脸上痤疮复发,养了半个月的皮肤前功尽弃。在这之前我早餐从来都是牛奶搭配别的东西,没想过痤疮反复是牛奶的问题……查了下乳制品真的会致痘。

Alt Text

(图源网络)


书影邂逅

Alt Text

“他勉强辨认出他曾生活过的世界,却在他生命的残骸上不断绊倒:他看见他的裤子、他的领带穿戴在幸存者身上,他们理所当然地分享了这一切;他看到了一切,却什么都无法收回:亡人是卑怯的。他被亡人的卑怯之心所淹没,没有勇气说出一个字,再提起那幅画。他站起身。”

昆德拉在小说里将流亡者的心态把握得很准确。流亡者和自己的母国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错位,此书虽写流亡者的“回归”,但处处都是错位的描写、陌生的审视,思乡之情与真实的故乡无关,而是源于自身主观的想象与重构。流亡者在回归的过程中得到了参照和定义,但这种回归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归属。

书名L’ignorance 源自拉丁语“ignorare”,意指不知、无经验、缺乏或错过,与词源“怀旧”密切相关。在政治和历史的影响下,昆德拉所描写的无知更是一种人类生命的普遍状态:不再关心,因而和他人生活在沟通错位的平行世界里;不再思考,因而生活始终处于无知无觉的衰败和丧失之中;不再抗争,因而再刻骨铭心的记忆也终将在生命中渐渐淡去。有关哈德格里姆的遗骨归属权的故事对流亡者是荒诞又可怖的死亡隐喻,即人的死与生都是如此偶然、平庸、无关对错、毫无意义。人和扭曲又寻常的真实擦肩而过,唯有悠久的遗忘恒久盘桓于历史和生活的废墟之上。过去的痛苦不可和解,未来的人生如风雨萍飘,但是这又如何,人在这世上能留下的总是须臾一瞬。

Alt Text

讨论电影创作的部分非常真诚。 “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有一段话让我深感触动,他在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之后突然说:摄影机越接近现实越有可能接近虚假。事实上电影中的真实并不存在于任何一个具体而局部的时刻,真实只存在于结构的联结之处,是起承转合中真切的理由和无懈可击的内心依据,是在拆解叙事模式之后仍然令我们信服的现实秩序。” “……个人生命的印记、经验,把它讲述出来就有力量。”

Alt Text

前一本Ⅰ里有个部分让我醍醐灌顶:中国有一代人完全是在抢夺文化中长成的。由于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公,导致这种抢夺、掠夺的风气至今是赤裸地弥漫甚至被鼓励,很多事(如贾樟柯谈论的商业电影)是通过破坏需要遵守的社会基本原则来达到的,垄断、跟行政权力的结合、对公共资源的占用等等。

II里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加拿大二代移民粉红质问贾樟柯为什么要拍中国不好的一面应该为了宏大叙事牺牲部分实在典中典🤣……我觉得贾导的问题挺好的:如果我们的文化没有能力反映我们生存中的真实困境,未来会怎么样呢?

Alt Text

惊叹苏珊•桑塔格浩瀚的阅读量,看到浪漫派把疾病浪漫化的海量引用还是很想吐槽古今中外有些健人的贱真的是极度有毒的自恋!!!对,就是肤浅的、害人害己的自恋。一方面统治者通过贬损、放逐和异化部分群体以期望调节失衡的社会秩序,确保将普罗大众纳于权力控制之下,另一方面非统治阶层的群体在真正的病患的痛苦之上也建立着惊人的大众扩散的美化/妖魔化叙事,加速协助着各种意识形态的建立。

向痛苦投以想象化的凝视,真的会令我杀心骤起。你所看到的只是幸运的健人们一片言辞的滥用、骑脸输出的自恋,而在真正被消隐的地方只有真实的痛苦加倍遗留,回馈到真正承受的人身上,赋予他们永无止息的凌迟。诚如桑塔格所言,“隐喻和神话会致人于死地。” 痛苦最终只是痛苦,不去治愈反加以包装,自然有会致人于死地的危险。人们却遗忘了这一条常识。

Alt Text

“疾病的历史并非医学的历史,它是世界的历史;而人拥有身体的历史,是为少数的利益对余下的大多数所做之事的历史。”

“真正辜负了疼痛的是历史,正如它也辜负了语言,但历史的真相也是语言的真相,这真相告诉我们:一切总会改变,而且这改变很快便会来临。”

“痛苦会被文字过滤与曲解,仅留下可以阐释和理解的部分,于是这世上广阔而共有的痛苦变得狭隘又轻薄,薄得像丝绸,它的样貌和讲述它所需的语言一样异乎寻常。”

这本简直就是苏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的具体对照。一个感同身受的点是生病后亲朋好友、日常里的大部分娱乐活动和社交都会自动从你的生命里淡去。此外,医疗体系的确囊括了一个人从生到死所有能接触的系统,原生家庭、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社会人脉、文化环境、权力等等,你在医院能体会到一种终极的绝望和形如凌迟的挣扎。另外就是文学创作里将疾病当作一种写作素材、宏大叙事的不可原谅性,疼痛不可能通过文字代谢掉,实际上诚如本书作者所言,语言在描绘和传达痛苦时存在着远超想象的局限性。非常反感一些所谓“创作者因为苦难和疼痛、自身敏感性才能产出佳作”的说法,有时候那些创作者只是因为在痛苦时依然无法放弃创作,并非痛苦赋予他们才华。这里面依然存在对疾病和疼痛妖魔化和简化的风险。可见疾病不仅是个体的生理状态,而是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体现,是文化和社会构建的产物。可怕的是你会眼睁睁在患病中亲眼看着曾经环绕在你身侧建构起来的一切如何变异和坍塌。

Alt Text

经常有人文社科的爹味论文批判“女性主义只是一种思潮,没有切实的理论体系”,不知道这种屁话是从哪来的。我认为此书就已经梳理了一套从资本原始积累到社会生产、政治运动、阶层分化、生育权控制等详实的历史和理论框架。如果结合《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对女性史和国家、民族关系的梳理,会更加全面。

谈到生产,人们常常将其与再生产割裂开来,仿佛‘人’的出生这一前提是理所当然的; 谈到女性在历史上所受的压迫,人们常常会通过转移矛盾的方式来消除差异,掩盖结构性不平等的根源;谈到社会分工和资源分配问题时,又往往突出甚至刻意制造男女之间的差异。这种双重标准不仅反映了对性别问题的认知偏差,也维护了现有的权力结构,加剧了女性的边缘化。而整个世界包括权威的知识分子对女性的处境淡漠到令人惊诧又毫不意外的地步,这是远比某个种族还要庞大且历史悠久的群体灭绝,沉默和忽视即是与迫害同罪。

猎巫史恰恰反应了女性的力量是多么不可掌控,越是恐惧和在意,越要压制和贬损。而在谈及猎巫史时,此书又联系了贩奴史、殖民主义、社会规训、国家暴力等等,我认为此书就是《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提出的"横向主义"的具体表现:参与讨论的女性“扎根”在自己的集体和身份中,在对话的过程中“移动”自己以理解和帮助他人,瓦解这种父权有心操作的分裂。 令人遗憾的是,我在中世纪史、圈地运动史和种植园史中看到,即使是处于同样的底层,无产阶级男宁愿归顺统治阶层的分裂策略,心甘情愿地压迫无产阶级女,可见性别是远比阶层更大的存在。兜兜转转,到最后,女性能团结多大程度的抗争力量,最大的障碍总是来源于男性。

国家本身就是父权制的产物。现今世上的女权主义者面临的问题是,是在国家的框架下沿用父权框架下的理论不断增改,与国家进行协商和合作,还是放弃幻想,一脚掀翻父权制产物,与之抗争。不管选择哪条道路,结果都不会轻松。

Alt Text

后悔追未完结的文了啊啊啊!!!!但是非常喜欢这本的前期幽默含量,缺点是太长了后期剧情平淡。看HP衍生我真的受够了斯莱特林纳粹了。



Alt Text

喜欢伪骨科+双重人格设定的人有福了。我超爱。



Alt Text

对荒诞派戏剧有较为全面的梳理和介绍。看书马了感兴趣的作品list:

阿尔弗雷德·扎利《乌布王》;

阿达莫夫《71年春天》;

尤奈斯库《免费杀手》、《犀牛》;

热奈《阳台》、《黑人》、《女仆》;

鲍里斯·维昂《帝国的缔造者》;

迪诺·布扎蒂《一个病患》、《内阁里的蛀虫》;

埃奇奥·德里科《蚁冢》、《蝗虫时代》;

德·佩德罗洛《克拉马》、《人类和“不”》;

马克斯·弗里施《比德曼和纵火犯》;

冈特·格拉斯《铁皮鼓》、《非人的岁月》、《比目鱼》、《平民试验起义》;

辛普森《窟窿》、《叮当作响》、《单向钟摆》;

斯瓦沃米尔·姆罗热克《警察》、《探戈》;

格奥尔格·毕希纳《沃伊采克》;

戈尔《玛土撒拉,或曰永恒的资产阶级》


另外,看书才知道贝克特是刻意使用法语写作,目的是为了对自己的表达能力进行挑战和约束,进行更为明晰的表达(因此他用法语书写的作品比英语书写的作品倾注的心血更多)。这点也挺好理解,使用母语时容易被语言的逻辑所左右,带有无意识地接受的意义、文化烙印和联想,容易沉溺于美化文体本身,非母语可能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更容易从母语的文化环境和思维模式里抽离出来,审视表达的内在逻辑、叙述方式等等,因此贝克特把他的写作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不仅仅是与不可言传的事物的对立,更是与语言本身的搏斗。


Alt Text

开头模仿男性口吻的r18篇章是一个身障者对健人社会的最大反击,不得不说市川沙央的口吻和笔法很辛辣,能从文字里读出一种恨意。“正常人優位主義”这个词还是太温和了,假如让我翻译,我会翻成“健人中心主义”。无处不在的“健人中心主义”对身障者背后的傲慢、歧视和异化,展现在残疾与性别交织的权力关系中。

小说里的释华有原生家庭的财富托底,她的父母担心她余生无法自理,留了很多套房子让她至少有稳定的房租收租保障余生。即使如此,在小说里,即使身为雇佣者,她依然会因为自己的身障和性别,陷入权力关系的下位。尽管肢体重残到连精装书都很难拿起来,但是依然会为了一个又一个目的去抓起最为痛恨的纸书。在象牙塔里高谈阔论的学者和读者们,恐怕无法真正理解在日复一日的病痛折磨里,依旧拼命坚持延续和重复困难生活的挣扎感吧。

从前觉得日语里对身障人士的称呼是“障害者”相当准确,字面意思一目了然——受障碍所害的人。与障碍搏斗,从来不是什么英雄主义式的励志故事,而是稀释在日常每个微小细节里的无尽可怕的Suffering。 市川对身体的描述更是一种精准的绝望:“我的身體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歪曲並且崩壞;這不是走向死亡的崩壞,而是為了生存而崩壞,作為存活下來的時間的證據而逐漸被摧毀。” 然而这本书并非描绘身体逐渐走向崩溃的寂寞女性的私小说,而是在描绘她的“生”。流动着仇恨的生,无限超越健人的生,不断反刍与思辨的生,充满轻蔑、烦躁、百无聊赖的生,自毁念头与欲望纠葛的生。恰恰是这种渗透愤怒、讽刺又倾尽全力的笔墨,处处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温柔的人性关怀。


旅行青蛙的相册里最喜欢的几张:

小小的很可爱!

Alt Text

逆4的亮点是增加了宝月茜的鉴定玩法,但是后面小茜又不怎么出场了有点可惜,有种很好的设定都用在鸡肋的地方的感觉。

缺点就是人物设定,首先就是美贯这孩子(周围都是什么大人喂,父亲好糟糕,王泥喜的身世设定也莫名其妙,牙琉兄弟的人设明明很香但塑造却戛然,留了一大堆未填之坑(比如雾人手上的烧伤疤痕以及哥的经历)……

成步堂第四章变成一款神奇的电子幽灵既视感,在7年前和7年后的时间线蹦来蹦去,但并不是很想要这种玩法……觉得最有魅力的时刻是作为老手上庭驳响也的那一段,重温打123的感觉……打完感想就是“😯我天呢这下不敢往后打56了”。

感觉逆4这个篇章结束得有点唐突……剧情真的各种意义上的离谱。逆转系列我大概就只玩到这里,接下来最多补个大逆转裁判12吧。

明信片偶遇

喜欢一些外国友人真诚的回复。这一直是我不停地写信寄信的动力。

这个里面夹杂了俄国的剧院传单,对方还在信里分享了一个俄国的交换车票网站,挺有意思的,有些国家的车票设计感也很强。我想了想发现自己日常里根本没有用到纸质车票的机会……

说到这里想起以前玩postcrossing还无意中知晓一个硬币交换网站,里面是真有好多好看的硬币!

收到来自韩国的信封,邮票特别好看,寄信的男性自称是在韩国做导游和代购,在中国留学过一段时间,还有微信,但是看信件中文学得不太好,出于安全考虑并没加他留的联系方式,暂时也不考虑去韩国旅游,觉得以后想去韩国旅游的话还是有必要学一点韩语……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