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结 | 2024 3月

本月小结

天气暖和逐渐提高行动力的一个月。

一些尝试/改变

入手奥林巴斯pen-FT,因为电影和纪录片的缘故,对胶卷再次心动,再次开启胶卷摄影之旅!不过半格相机果然要拍好久……

换了小的拍立得收纳册,把拍立得重新收纳了一下刚刚好↓

接下来告别富士sp3了,挂闲鱼上看看有没有人要……买这个打印设备纯粹是为了艺术效果,不是很追求成像是否有拍立得质感,看到网上好多人纠结这个感觉很奇怪……出掉是因为拍立得相纸越来越贵且难买了!今后打算就玩胶卷了。

其他

把房间的桌子换成了升降桌,感想是太好了!拯救我的腰!桌子比想象中稳多了,靠墙放更稳,升高的电机没什么声音,应该早点买的!

有几个买桌子的注意点:

1.一定要注意看尺寸,桌脚最好比桌板短一点,不然桌板可能靠不到墙。(不靠墙的另说)

2.装万向轮免去搬动的苦劳,我觉得万向轮是必备的!因为升降过程可以避免忘记挪动刮墙。

3.买电动款,我百分百肯定要是手摇款的话我绝对不会勤快使用。

4.看好电机线长度、踢脚线宽度、插座距离以及任何你会放在桌上但要插电的电器线,尤其量好升高时台灯的线到地面的长度,万一台灯线不够长就很尴尬。(除非买自带桌上插座的款式)

5.桌面我选的岩板我想既然都花钱了干脆换个耐抗造好清洁的桌板,凉觉得还好,质感是真的很好。而且桌板能定制尺寸的话,越大越好,你不知道升起来有多爽……

6.客服能保持联系,耐心解答体验感好100倍,售后和上门安装服务也有保障。

外出体验

去上海海派艺术馆看了快到到期的雕塑展。

🌸室外的花都开啦!懒得修图了原图直出↓

书影邂逅

Alt Text

他这么认为,爸爸西格瓦尔说,假如你问他这是打哪儿来的,他回答这可能来自悲伤,为某些事悲伤,或者就是悲伤本身,在音乐里悲伤会减轻并升腾起来而这升腾可能变成喜悦和幸福,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非如此不可,这就是为什么他必须拉琴,这悲伤会给一些人留下些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听人演奏,可能就是如此,因为演奏托起了他们的存在并使之上升,无论他们是在守灵还是庆祝婚礼或者大家就是为了跳舞和欢庆而聚在一起,但是为什么只有他们而不是别人被赋予了成为小提琴手的命运,是啊他也说不出原因……

约恩·福瑟

作者好像在描绘一种琐碎的、庸常的、过于世俗的故事,忠实地反映人生常态,但是澄黄又湛蓝的镯子和小提琴第二次出现的安排是那样巧合,你会如此惊异地发现,在如此冰冷的、无可奈何的故事里仍藏匿着作者不灭的温情。

Alt Text

“德勒兹认为逃亡不等于避世、向现实投降或放弃所有承担的义务及责任。相反,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比逃亡更积极主动。逃亡是要找寻新武器,对抗旧制度,变向不同的状态,改变不利的处境。” 想想的确是这样的(现实里的润与不润心态……)德勒兹是从文学角度分析流亡式写作如何呈现人的存在本质。逃避/逃亡的过程中,人其实是在与既有系统决裂,不断地创造和流向新的可能性。换言之,从宏观视角来看,逃避心态是再本能不过的事,根本无须赋予贬义色彩。

德勒兹也早就有“语言因其强烈的支配性和暴力性,实则是法西斯的”观点,对在专制社会生活的人来说更是深有体会。

至于他说“语言的间接性”也很精确,即人类无一不是在复述他人之言、复述传统规则所建构的话语、复述命令,且一声之中存在众声,任何一句话都包含很多历史事件和集体智慧,其实都是集体的装配(collective assemblages)。当他在批判结构主义学者的语言科学模式实则是一种极易与权力合流的政治模式时,宏大的历史已经为此列举种种社会实例,而我也突然为年幼的自己对“厌恶说话”“厌恶跟上集体朗读/表演”的种种抗拒心理找到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

我联想到钢琴课电影里的女主也拒绝开口说话,只使用简单的手语和视其为生命的琴音与人交流。那曾经只聆听乐音的孤影无疑是纯粹且令我心驰神往的。但她最后仍然被蚕食她生命能量的男人们逼疯了,屈服于一种恶心的秩序下。我也曾天真想过,是否能过一种拒绝开口说话但仍能在群体社会里生存的模式,不是成为被剥夺说话机会或评判说话程度的观赏对象,而是成为语言的主宰者。但显然正是因为此路不通,所以我至今仍像世上大多数人一样,只是在不停地训练语言的复述、变异和流散。

Alt Text

人類擁有的想像力使其能夠細細琢磨死亡,因而思維這一生命終點具備某種神秘的魔力,它在人的一生中神出鬼沒地顯現,並豐富了人生。

段義孚

人文地理学家写的书,虽然写得很散,但观点很有趣,他认为整个文明都是建立在远处对死亡的逃避之上,逃避原始自然威胁的过程也是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逃避是对生命过程的潮涨潮落所做出的一种回应,其积极能动性在文化和地理变迁上体现得更明显。而人在这个受到强烈蚀刻的世界里留下的只是转瞬即逝的痕迹,用创造对现实不断摹仿,有些有神论者甚至认为“来世也极有可能是今生苍白的复制品而已”,马列主义者则相信人类能实现消除痛苦的共产主义乌托邦,然而不管哪种信仰都承认了人的动物性与局限性。或许对于我们而言,真正要关心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能征服和改变什么,而是我们能够逃离自己的天性、原生环境究竟有多远多久?身为注定要面对死亡的生命体,我们没有答案,只能在漫漫的偶然性里去摸索着消磨生命。

Alt Text

改变美国历史轨迹的传奇女人,在推动性别平权上功不可没,但不得不说金斯伯格的脾气太好了,是那种面对清一色保守派老白男循循善诱支教的类型。好笑的一个细节是特朗普是唯一一个让她也痛批的总统🤣。

Alt Text

浮世苍茫,人似一粟,命若草芥。通过一个家族的聚散离合展现45年后的台湾。此片用方言展现台湾本岛人和外省人,在牌桌对话间就高明地将时局变迁带过,而且很擅长乐景衬哀,除了自然的场面调度,故事里的文清不擅口语交流,所以他又是既身处局内又被排除在方言之外的见证者,承担写字表达的角色,于是无声的文本与电影的音乐就合理地穿插进来,成就了影片无可替代的艺术性,就是应该要这种静默的、逝者仿佛随水流逝的节奏。

明信片偶遇

寄给韩国妹妹的明信片送到了,收到韩国妹妹的热情回复,对方比我小一岁,也是金爱烂的忠实读者,西班牙名字和我的外文名一样!还推荐了两位韩女作家,千善兰和郑世朗,又有新的书单了!我立马激情回复了邮件。真的很少在postcardunited上看见有直接在简介里写女权主义者的,而且这一切正好发生在妇女节当天,我玩明信片正是为了寻觅此刻的缘分🥰。

一些我喜欢的图案↓

日本人真的很爱纸胶带和贴纸排版,一种我学不来的精致感↓

Alt Text
❤️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