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结 | 2025 5月 事事皆是一期一会

一些尝试

努力重启我的生活中……

遇上太多烂事,借此看清了烂人,我现在彻底平静地摆了,更加确信自己的感受就是不会欺骗自己。感觉自己可以直接做双侧的人工耳蜗毫无留恋地告别这最后一点原始听力了。最近也才知道,为什么我连戴着助听器听人的声音都无法忍受,在听力学上这叫“听觉重振”(Recruitment)现象,第一次知晓时才发现,原来健全的人耳是可以自动处理背景音和主要信息的,原来一直以来这么难受、不喜欢人多的环境并不是我的错。虽然明白了这点,对从前遇到的很多被迫去融入集体不合群就道德绑架我的事情反而无法释然了,只有浓浓的恶心。再面对有些人时,我觉得自己要学会变得刻薄和有攻击性了。


买了什么……

这个月压力很大无意间买了好多东西,也算是在blog开了一期毛象好物安利了:

Alt Text

狮萨扭蛋时钟好可爱!可爱就是正义,谁能拒绝小可爱!

Alt Text

这个沐浴球只要一点点沐浴露就能打出非常绵密的泡沫,洗澡非常舒服!这个月最舒服的时刻就是洗澡的时刻!起泡瓶也有助于节约我的洗发水,洗得比以前干净。

Alt Text

肩带终于不滑了时才能理解背托特包的人……天哪好物相见恨晚。

Alt Text

理线神器,整理完房间都清爽了不少!

Alt Text

深思熟虑买了香薰机,感觉很值得。房间里气味香一点会舒服很多。在厕所也放了别的那种香薰瓶,发现气味真的很影响生活的情绪!我现在情绪好转了很多。(但其实也没好转多少。

Alt Text

这个微波炉煮蛋器太方便了!我的美的微波炉高火选P100转6min30s就可以吃到煮鸡蛋。

Alt Text

gaba睡眠糖,吃起来让我想起葡萄味的旺旺qq糖,睡眠改善了没不晓得,入睡比之前早一点,顶多作心理作用,但作为软糖它是挺好吃的,比旺旺qq糖还好吃(挠头……

Alt Text

怪化猫唐伞的周边印章尾款补款,等了好久终于到了,非常好看,手机+闪光灯拍出了小坤的妖艳。


玩了……

这个月完全没怎么玩,为改小论文、结课和人工耳蜗信息收集的事忙得焦头烂额。

Alt Text

旅行青蛙终于收到了一张不一样的图。老天爷连电子宠物过得都比我自由,多想陪它一起在绿叶做的小帆船里顺流直下。

Alt Text

自己岛上的老鼠过得都比我舒坦。我自己都没过上过在河边吹风放松的日子。

Alt Text

岛上邀请来一个新的小动物,长得非常章鱼烧,足部也是章鱼触手,这个设计非常神奇(家里有摆章鱼小丸子摊,这何尝不是一种自产自销……


其他

把博客里以前的做菜帖按工具分类了,因为猛然发现做菜更重要的是方便快速。这个月还依赖上用微波炉做饭,玩微波炉怎么不算是一种玩呢,我要学习现代科技解放自我:COOKING | 微波炉快手菜合集(挑战不开火做饭)


书影邂逅

读了……

Alt Text

收录了星野道夫的演讲合集,缺点是章节内容都重了,但也有一些微妙的差异。印象里描绘爱斯摩基人在夜色里把鲸骨从冰面推入大海的描绘实在是太美了……看文字描述脑海中会浮现凛动的月色下飘满浮冰的海潮,一波一波地与岸相拥,又裹挟着硕大的骨头消失在深邃的黑暗中。世上像星野这样能一生为自己纯粹的愿望而活、随时行动的人也寥寥无几。

Alt Text

河美娜的内核非常强大,对双相患者的症状描绘几次看得我怀疑我也符合……一直以来我觉得医院、现代医学有时往往是最健全中心主义的地方,它关注的是疾病如何消除和压制,而不是人和社会的关系,然而社会往往是造成人生病的源头。知识有时也只是为社会主流的权力和意识形态服务,而如何结合自己的经验,不忽视自身痛苦,建构自己的话语和知识体系,就是一种利己也利他的救赎。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声音,The private is political.

Alt Text

大概是我看过最好看的死小圈长篇同人了。赛博格实验体松田设定,但没有那些寻常柯同的烂套路,地狱笑话非常幽默,群像没一个崩的,都好好发挥了人设高光,智商在线,有逻辑清晰的推理单元剧也有精彩的谍战。作者的笔力收放自如到我叹为观止的境地。游轮篇虽然是后期的超级大长篇还联动了魔快但伏笔全部回收打乱的时空线也全部和案子解释清楚了,最后真的封神,游轮篇萩松感情线真的太让人泪目了!无论是爆破的命悬一线还是世界融合的艺术效果都无比惊艳,看出来作者是真的非常爱松田阵平这个角色,爱到为他长篇马拉松这么久,又痛又感人……同人女的爱实在是太高级了,是少有的会让我忍不住重刷几遍的同人作品。

ps:还没完结。

ps:任何死小圈同人写游轮背景的故事都能吊打原作剧场版。青山刚昌你反思下自己吧。

不知道为啥几乎死小圈都喜欢带点游轮的剧情,游轮,一个能让人想象力百花齐放的神奇场所。


Alt Text

其实是第二遍看了,这个故事属于比较前卫的三角恋,有太多对作家现实里的三角恋的影射,虽然我知道艾米莉亚的原型是卡森,但我怀疑卡森心理上真正代入的是雷蒙,艾米莉亚更像是卡森在虚拟世界里设置的镜像,是她想象中渴望成为的“自己”,而她亲手通过对三角恋的重演打碎了这个理想的自己,撕裂了温情脉脉的爱的表象,暴露出人的非理性面孔。最出彩的是小说的结尾设置,妥妥的对《圣经》的反讽,其实大意就是“人类不可救”“人类注定孤独死”啦,但作者现实里却是一个实实在在靠爱和写作得以自我救赎的人,将这个故事抬升到意味深长的维度。

Alt Text

《红死病的假面具》是我认为艺术造诣最高的且完全不过时,《跳蛙》的黑色幽默味很浓郁但是太过简单粗暴,被吹捧得很高的《丽姬娅》反而看起来就是个很老套的替身文学,像《黑猫》、《泄密的心》、《厄舍府之倒塌》之类的短篇就是通俗口味的。这本里面有不少精心绘制的版画插图,总体来说还可以。

Alt Text

这本我更喜欢这版的封面。因为很多言语无法抵达的表述是会依赖手语的。作者是口语族听障,所以从诗歌的表达上会有一些对tongue和视觉排列上的创新组合,《The Royal Opera House (with Stage Captions)》是戏剧,中间描绘各种声音,在戏剧表现上很有创新性。看完有点想要找一些残障戏剧的文本读读……

Alt Text

这本写得比前面那本激进,《Dear Hearing World》致敬了手语族被健听社区剥夺教育和语言权的历史,还有很多诗歌夹杂着ASL手语图像,在诗歌的表现上增加了静默的力量,《‘Deaf School’ by Ted Hughes》在视觉上则是用黑码盖住了原本的字句,带来另一种冲击性,书写的内容其实作为口语族听障很多是有共鸣的。

Alt Text

这不是上述诗人写得最好的一部诗集,内容更多偏向于对丧父之痛、生活中的琐事、牙买加的殖民主义吧,读下来感觉死亡和失声的意象很多。 “I want to bury the sounds of living/ in his ears with the birds,/and every little thing with a song,/ where nothing is heavy like this place,/ where someone I love is the shape/ of   a   missing   thing.”

试着自译:

"我愿将生之喧响/ 葬于他的耳畔,如群鸟栖居;/ 每一件微小之物,皆以歌声相伴 / 在那里,没有什么比此处更深重,/在那里,我所爱之人—— / 是某种遗失之影。"

看了……

Alt Text

好老好老的剧!里面的演技也是旧时代的风格,上班的日本人人机味好重。右京风度翩翩到我觉得也是另一款人机,很会控制情绪的成年人啊。美和子和龟山的相处模式很好玩。

而且感觉全都是证明题……第二季几乎都是女性在犯罪啊!上世纪那种刻板女印象拉满,厌女和官僚主义的东西也不分国籍……第二集那个杀父的药学女倒是让我怀疑青山刚昌是不是有人设参考。

Alt Text

看前传才知道浅仓到底咋回事。古早推理剧的动机和手法都好扯,医院的那个手法我记得青山刚昌后来用过!真的是死小圈的参考资料,很多作案手法经不起推敲。浅仓啊浅仓好好一个精彩反派人设给无聊的动机烂完了!

Alt Text

在影院里看的重映版,很爽!但是我TV版还没看完……印象里最后的人机看浩淼世界与网络海洋,产生一种对人和生命意义消解的莫名悲凄感。虽然但是有性恋能不能别侵犯赛博格的题材了== 看评论说可以结合海德格尔的《世界图像时代》理解,我要去找书看看海德格尔讨论了个啥。


信箱邂逅……

Alt Text

遇到过那种仅仅在明信片交换网站上浏览到我的主页就主动发邮件打招呼想direct swap的人,觉得她们好开朗好可爱,心情会不自觉变好。其实现实里也是这样的吧,很多人会顾虑主动出击然后错过交流的机会,但其实人们本质上是渴望交流的(?)我现在就主打一个长期向这些人学习的心态,去多做一些善的交流和分享。

对下一个月的愿望……

希望活着。真的,情绪稳定地活着就好了。

❤️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