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这个免费展览,一如既往的视觉美学之旅:

背景简介
19 世纪中期,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介入艺术创作的领域,在这样的趋势下,艺术设计也倾向于采用新技术和技巧来加速生产和降低成本,使得艺术品也被当作工业化产品看待。 而一些人主张抵制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他们发起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复兴手工艺创作,强调艺术作品应通过自身及其材质来展现其独特性和价值,将艺术价值从工业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比如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认为,理想的艺术创作形态并不能通过僵化的机械秩序和恶意竞争维持,他认为工业化生产模式分化的不是劳动,而是人本身。所以他高赞人所具有的原始的、传统的品质,鼓励人们借鉴中世纪的历史资源和古典遗产来恢复创造力。
另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他认为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拥有一双灵巧的手。通过手工劳动,人们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还能体现和保持人性中的精神层面。在他看来,手工制作是展现人类美好品质的关键。(他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他还重新定义了“设计”的含义,将其从单纯的美学或功能性概念扩展到社会和政治领域,使之贴近生活本身。对他而言,“设计”不仅仅是艺术的一部分,它也关乎如何改善社会结构和提升日常生活品质,设计应该服务于所有人。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欧美工业革命浪潮下,人们对卢梭那种田园理想的追寻。
当然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在19世纪末期的英国,众多独立工匠自发组建了艺术工作室,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他们在创作时折中选择了“手工艺+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不少中等规模的企业如瓷器、玻璃制品、纺织品及壁纸等领域,也逐渐采纳这种方式加速大规模生产。尤其是在纺织行业,相比人工编织,机械化纺织能显著提高生产率。所以最后我们看到的那些纺织品并非孤品,而是既保留了一定的手工特色,又满足了市场需求。
设计图
在博物馆里能看到不少由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提供的藏品设计图。

“茛苕”壁纸设计图,威廉·莫里斯,1874年

“森林中的鹿”印花棉布设计图,查尔斯·沃塞设计,1918年
猫头鹰壁毯,约翰·亨利·迪尔设计,1895年
能看到细致的刺绣面料。背景以玫瑰、金银花、矢车菊、郁金香和树叶为衬托,据说莫里斯公司还为该商品提供了设计和材料套装,可供购买者在家中自行绣制。(这不就是DIY爱好者喜欢的商品?!

“果树女神波摩纳”挂毯,爱德华·伯恩·琼斯爵士,约翰·亨利·迪尔设计,约1900年
这幅挂毯描绘的是罗马的果树和果园女神波摩纳,她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pomum”,意思是水果。她用裙子托着一些苹果,站在种满草莓、康乃馨、紫罗兰、风信子和水仙的花园里。
“圣乔治与国之花”挂幅,玛丽·S·沃茨设计,1904-1905年
这件挂幅描绘了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是为加拿大的一座政府大楼内廷装饰而设计。加拿大当时还是英国的一部分。画像代表了国家价值观:团结、正义、自由、力量,并由玫瑰(英格兰)、蓟(苏格兰)、韭葱(威尔土)和三叶草(北爱尔兰)点缀其中。

“新点”家居纺织品,刘易斯·F·戴为特恩布尔和斯托克代尔公司设计,拉姆斯博顿制造,1898年,拔染印花棉
这件作品受土耳其伊兹尼克陶瓷的影响。

《凤头鹦鹉和石榴》壁纸,沃尔特·克莱恩设计,机器制造,1899年

鹦鹉图案瓷砖板设计图,威廉·德·摩根设计,1888-1897年

“草莓小偷”木刻印板和纺织品,威康·莫里斯设计,1940年
这个就是最最著名的作品了,是威廉•莫里斯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用于刻印的初版梨木木板在磨损后便被更换,当时莫里斯避免使用现代的煤焦油染料,使用来源于一种亚洲的靛蓝染料。莫里斯非常欣赏这种染料所呈现的颜色深度和细节清晰度,并条自监督了这件纺织品的首次制作。

家居纺织品,查尔斯·沃塞,1897-1898年

绣图,安·麦克白设计(推测),约1912年制造,材料:丝绸贴花、丝线、亚麻布
这幅绣图是典型的格拉斯哥风格,也是可以出售设计图和材料包。供顾客自行DIY。
其他展品

瓶 威廉·徳·摩根设计,伦敦制造亮彩陶器,1888-1898年

“埃尔顿陶”花瓶,埃德蒙·哈利·埃尔顿爵士设计制造,绿釉铂金赤陶器,1907年
制作这个花瓶的人尝试使用液态铂和黄金来制作裂纹釉,风格很独特。

花瓶,马丁兄弟设计制作,1899年,刻花、彩绘、盐釉陶器
这件花瓶受日本木版画的影响,花瓶的制作方法是剔釉刻花,即直接在自然的浅色胎体上雕刻图案。

花瓶,伊丽莎·西门斯绘制,伦敦制造,1880-1895年,珐琅彩绘金底陶器
这个花瓶是女性绘制的,真的让人一下想到日本那种金箔作画的风格!

花瓶,威廉·德·摩根设计,伦敦制造,1888-1898年,虹彩釉面、彩绘陶器
花瓶设计受中东陶瓷影响,瓶上环绕的是孔雀,草丛的波浪有种波斯图案的节奏惑。

盘子,威廉·德·摩根设计,伦敦制造,1882-1888年,虹彩装饰陶器
“虹彩陶”一词源于在烧制过程中用金属氧化物处理上釉陶瓷所产生的虹彩。这个作品受伊朗器皿以及16世纪土耳其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伊兹尼克器皿影响。盘子上绘制的是某种神兽。

盘子,约翰·皮尔森设计,伦敦制造,1890年,压花雕刻红铜
盘子上刻的是禁果之树的典故,“智慧之树”居中,有蛇盘绕在树干上,下方刻有希腊字母。

衣领,麦凯·休·贝利·斯科特设计,弗洛伦斯·斯科特刺绣(推测),贝德福德制造,1903年
衣领上的图案是蕨类植物的叶子和风信子,用丝线和钢珠绣制而成。

两百年前的醒酒器器皿设计已经有现代风格了👆

《一个想象的世界:散文诗》封皮,女性装订者行会制作,爱德华·加内特(著),J.M.登特公司1894年出版,伦敦,约1899年
伦敦的书商弗兰克·卡斯莱克发起了一个名为女性装订者协会的组织。该协会旨在培训女性掌握一种在当时逐渐走向机械化但仍具艺术价值的书籍装订技艺。这些学员主要是来自艺术院校、具有中产阶级背景的女性,她们通过学习手工装订技术来寻找就业机会。这件作品使用了紫色山羊皮制作,并装饰有玫瑰花形的黄色皮革镶嵌以及精美的金色压花图案。不仅体现了手工技艺的精致与独特,也展示了当时女性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总之就是很有审美的一次逛展体验!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很多设计结合了大量自然界的植物作为装饰,试图透过自然充沛的生机和活力来召回人的灵魂。但是这种新艺术风格又并非完全地走复古路线,最终为现代设计奠定了雏形。